[聖地牙哥]壯遊:尋找加州的起源-下(Point Loma, Imperial Beach, San Ysidro)
告別了加州第一座教堂Mission San Diego de Acala,接下來是一段長途遠征,一路從內陸穿過Old Town騎到濱海的洛馬岬Point Loma。Mission San Diego de Acala因取水方便之故而建於聖地牙哥河河谷之上,離開教堂不久聖地牙哥河便映入眼簾。
Google Map把我們導到一小段不錯的河堤自行車道,穿梭在公寓之間。
一路往Old Town騎去,路上經過了一段有許多旅館的區域,此時我已經開始累了,看著飯店進進出出的人潮,不禁開始想像如果現在能跳進飯店躺在床上該有多好,轉念又想,我到底為何平日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一有空還跑出來壯遊.....
不過這才是我嚮往的生活啊!什麼事就是要做到極端、做到充分,否則哪能算是做了?
靠近聖地牙哥國際機場(SAN),一架捷藍(疑似是A320)的飛機飛過。
Old Town我們都去過了,這次就沒有停,只從外環道略過(原本以為Old Town附近交流道遍佈會非常難騎,實際上倒還好,車流不是很多)過了Old Town就一路往今天的重頭戲:Point Loma,一路順風南下,直到看到前面這塊令人疑惑的招牌:
原來前面是海軍基地,我再往前方騎一點探探,不料一個崗哨裡衝出一名軍人,不但阻止我繼續前進,連拍旁邊的告示牌也被制止。我與Albert相當疑惑,沒想到Google Map導航也有出錯的時候,把我們導到不能通過的死路。那位軍人告訴我們通往Point Loma要往回走,翻過一個小坡才能回到正確的路,我這才想到剛剛在路邊看到一個往Point Loma的告示牌,只當它是替代道路沒有理會,原來那條才是唯一的路。
示意圖
不過沒關係,Google Map上看附近有許多叉路可以轉到那正確的路上,我們稍微折返後左轉準備翻過一座丘陵,不料爬到頂竟看到這副光景:
不料剛剛左轉就看到前方的路慢慢往上隆起,然後就往天上去了,我難道要蒙主寵召了嗎?
接著有足足一分鐘我幾乎失去意識,全身血液似乎都流向了大腿,讓大腿費力地轉動,到了坡頂我只有一個念頭:「我到底騎了什麼?????」
事後看紀錄,這段平均坡度12度,瞬間坡度最高17度.........距離增加三倍就是貓空草湳的碎心坡了,可是我現在是騎玩具車......
陡坡煩人,然而陡坡之後的緩坡更煩人,更何況這段後面其實還是超過7度的陡坡,只是相對前面的天堂路比較緩而已,就好像我雖然沒有Albert Wu這麼像壯遊瘋子,但不代表我不是壯遊瘋子,只是在座標上相對靠近正常的那一端罷了。這段勇腳如Albert Wu早就到坡頂休息了,我則卡在路上苦不堪言,前面背光,只見Albert Wu立於坡頂,隨著我的接近他的身軀益見龐大,原以為他在看另一頭的海景,沒想到他其實是面對我的,而且手裡舉著手機.....
過了這裡的天堂路就算回到往Point Loma的正確道路Cabrillo Memorial Dr(209道路)上了,結果再騎一小段,前面又出現一個崗哨。這個崗哨並沒有人駐守,旁邊車來車往也都直接通過,我索性跟著通過,但Albert Wu擔心這裡也是軍營,不想冒險闖入,後來又發現園區好像已經關門了,我進去確認裡面不是管制區,又期待雖然園區關門還是能到地標前拍個照,便硬把他拉了進來。
不料到了營區,關了就是關了,不得其門而入,不只遊客中心、博物館看不到,連地標的雕像、海邊步道都走不了,甚至連拍攝燈塔外觀都無法,只能遠眺,甚至還不能肯定燈塔的真實身份。這趟騎來真是大虧了,爬個半死卻一點收穫也沒有,景點沒走到,風景也普普,除了見識到「我到底騎了什麼」的天堂路之外就只有Point Loma門口拍照,後見之明來看實在應該提早南下以避免晚上慘劇。
到不了大雕像前我只能用這張圖介紹Point Loma了,如果說Mission San Diego de Alcala標誌著歐洲人對加州開發的起點,那Point Loma就是歐洲人發現加州的開始了。早在1542年,葡萄牙航海家Juan Rodriguez Cabrillo率領西班牙船隊在北美洲西海岸航行,首先發現了加州,並在Point Loma,也就是我眼前的這片港灣著陸。現在Point Loma被開闢為歷史園區,有葡萄牙政府捐贈的巨型Cabrillo雕像、幾條不錯的濱海步道,即可以俯瞰整個聖地牙哥港灣與市區的攝影勝地,可惜今日實在無緣。
聖地牙哥港灣是難得的深水港,美軍太平洋岸重要的海軍基地,甚至有航母停靠,所以這帶戒備森嚴,除了園區本身外沒什麼看海的好地方。
園區外面的Fort Rosecrans National Cemetery是美軍陣亡將士的墓園,最早可追溯至美墨戰爭裡一場美國勝利但傷亡慘重的戰役Battle of San Basqual。這場戰役的美軍將領Stephen Kearny剛好就是中午我們吃飯的Kearny Mesa名稱來源。
往北折返,接下來一路往南直到抵達邊界不能再騎為止。中間又經過了聖地牙哥國際機場,我網誌標題旅遊、歷史、航空、單車、攝影,這趟五項可是全部包辦了,不愧是壯遊。
沿海騎行,準備趕船前往Coronado。路上經過的Harbor Island是一個挺小的半島,眺望市區展望甚好。
不一會兒經過了去年曾參訪的USS Midway Museum航空母艦博物館,時隔一年再度見到心情真是複雜,想當初搭車搭個半死才到目的地,今天居然是靠人力抵達這裡,實在難以想像。
穿過Seaport Village喧囂的人群一路衝衝衝,直抵往Coronado的售票處。這一段指標不明顯,尤其是附近碼頭很多,很難找到交通船停在哪裡,幸好Albert Wu上週騎過這裡,這邊才沒有卡關。
前面的大型場館是聖地牙哥國際會議中心(Convention Center),不禁想到去年剛到聖地牙哥時,我以為聖地牙哥很小,租房時隨便找了一個邊界的爛區,到後發現不妙,每天光通勤就得花上4小時,一直到想辦法搬走前我還真的這樣通勤了兩週,每天都會在電車上看到這個會議中心。
單程票每人$4.75,腳踏車也可以上
抵達Coronado
碼頭旁垂釣的人們
Coronado是著名的度假島嶼,島上飯店、高級精品店遍佈,碼頭旁邊跟對岸的Seaport Village感覺差不多,不過它其實跟社子島一樣只是個半島,只是飯店區之外的地方大部分又都是軍營。
此時天已快黑,我們只得繼續往邊境趕去,只在一家漢堡王進去要了杯水就繼續趕路。
往邊境的路也是Albert Wu上週騎過的,他落下一句這段有10mile後,就加速絕塵而去,我嘗試追趕了十秒,眼看徒勞無功,不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切換成我習慣的單車旅遊風格,慢慢騎,慢慢看。
Coronado與大陸相連的部分是一段細長的沙洲,沒想到這段沙洲騎起來非常舒服,在呼嘯而過的車潮旁特別開闢了腳踏車道,佐以遠方被雲層遮住的一抹晚霞,兩旁沙洲上潮間帶的灌木叢,以及前方直通地平線、看不到盡頭的道路。
這段公路堪稱我目前為止在美國騎過最好的路了,它有點像台北的關渡河堤,但又有關渡所沒有的壯闊,騎在這種路上帶給人的感受不只是震撼,還有掏空心靈的效果:此時此刻就是人在旅途,只想著怎麼踩踏、怎麼前進、怎麼抵達目的地,其他日常生活的瑣事則退居二線,暫時不再霸佔人的心思。
反正早就看不到Albert Wu的車尾燈了,不如邊騎邊拍照。這片公路雖然好騎,但對於已經軟腳的我來說可沒有「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的效果,每一公里每一mile還是都非常難熬,每次路邊出現里程牌都給我一種「怎麼可能才這樣」的無力感,一點成就感也沒有。
慢慢騎回大陸上,就到了Imperial Beach,這一帶也是濕地,與剛剛Coronado的沙洲相比少了一點壯闊,但多了幾分恬靜,深入Imperial Beach後自行車道漸與馬路分開,引擎聲漸去漸遠,只存夕陽下的蟲鳴鳥叫,這個瞬間我真感到自己已經逃離了大公路主義的美國,回到台北河堤鬧中取靜的自行車道。
自行車道以一個魚塭作結。
接下來便是最後10公里:拖著此時彷彿千斤重的單車前往美墨邊界。
聖地牙哥電車的平交道
天色漸暗,轉過一個轉角後地平線上忽然湧現一片燈火,來自拉丁美洲的霓虹。
此行最滿意的照片:左邊是美國,右邊是墨西哥
最後十里路並不輕鬆,上下坡不斷,而且我的體力已經到極限了,Albert Wu不時給我報剩餘里程打氣。不過更糟的是我的手臂開始痛,原來是白天太陽太過毒辣,我卻不曾抹任何防曬乳,兩隻手臂外加膝蓋都已經被曬到通紅了.....曬的當下沒有感覺,太陽下山後灼熱感開始湧現。
終於開始見到與邊界相關的設施,離終點剩下最後兩公里了
邊界不如刻板印象中的肅殺,而是遍佈免稅店、購物商城,由政治力締造的繁榮。這時看到的路人已經完全只有拉丁裔,沒有任何白人或亞裔了。
邊界友誼橋,走過去就是墨西哥,拉丁美洲的起點。
邊界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川普上任後美墨邊界雖然較以前緊張,但聖地牙哥與墨西哥提華納的市長特地舉辦了一次會面,聲明不會讓邊界絡繹不絕的人員、貨物交通受到負面影響
邊界特色:匯兌所
終於看到了邊界的電車站--抵達終點。總計里程92.4公里,爬升702k。看到San Ysidro的招牌我腦海中瞬間浮現出「全員逃走中」逃走成功時的背景音樂。
壯遊達陣,飢腸轆轆的我們馬上到旁邊的速食店Jack in the Box覓食,當然是漢堡、薯條、burrito都給他毫無懸念的點下去了啦!
邊界直到晚上都還是人來人往,沿路有許多提著大包小包的墨西哥人,或中南美洲其他國家的移民、旅客,每個人身後想必都有一番或沈重、或精彩,但必然深刻的故事。
由基拉,可是在墨西哥啦!不知道有沒有勇者會為了抓由基拉跑去墨西哥再跑回來?
今天壯遊劃下了圓滿的句點,接下來就是一路搭電車再轉公車回到La Jolla,結束精彩的一天。
在Old Town一出電車就順利看到回去的公車,旅程至此圓滿結束。謝謝收看!!
當我們把腳踏車固定在公車前的車架時,公車居然熄火了,令我們大惑不解。
司機走下車跟我們說:末班車40分鐘後才會開。這還不打緊,更糟糕的是他說末班車路線特別。並沒有開到終點,只開到中間就不開了.....
我們呆立在原地,「那、那....怎麼辦?」「放心啦!你們騎的回去的」
我完全傻了,沒想到剛剛在速食店大吃特吃時,回家的最後一班車已經開走,現在只剩下騎回去或就地住旅館兩個選項。不料打電話去附近的旅館,清一色全部滿了。
看來,壯遊必須強制繼續,剛才的句點,只好塗滿改為逗點了。
Trip Resumed
司機倒是輕鬆,離下一班車開車還有半小時,他通常利用這段時間在Old Town園區散步,我想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反正卡在外面已經是無可挽救,對於突如其來、強制開始的壯遊,就享受吧!
要不是在騎了100k後,晚上困在這裡,我也沒機會看到夜幕下的老城區,幾人有此奇遇?
去年參訪過的老城區,白天是人山人海,雖然特別熱鬧,卻少了點懷古的氛圍,少了點老城與屬於它的那個時代超時空的連結,而今,我、Albert與公車司機三人,半夜12點漫步在老城區,燈下、月下的幢幢樹影,都彷彿來自十七世紀,而不屬於這個年代,每一扇門的後面似乎都是通往新西班牙的時空隧道,而非現在加州人聲鼎沸的紀念品店與餐廳。
司機非常熱情,邊走邊把聖地牙哥的歷史給我們講了:這一片老城區最早是西班牙人所建,而現在的Downtown則是英國人來了以後另立的市區,特別有趣的是原來downtown的高級餐廳區Gaslamp Quartier在十九世紀中葉曾經是破敗髒亂的貧民窟,原本有華人聚居,現在那塊的許多華人餐館,可能包括我去年離開聖地牙哥的那天去吃的,都是曾經華人區的痕跡。
司機大哥也跟我們聊起了彼此的生活,他小時候曾經在日本住過幾年,還有來過台灣。而且他原本的工作竟是生物實驗器材廠商的公關,經常要跑全國的實驗室推銷器材,後來實在覺得這項工作沒意思,打算自己出來創顧問公司,而在轉換人生跑道的今年跑來當公車司機。
"This is Life. You never know when adventure begins."
我突然為困在野外感到高興,若非末班車搞烏龍,我就沒有機會看到夜幕下的老城區,也沒有機會遇到這位熱情的司機大哥。
司機大哥把車開回總站時順路載了我們一程,讓我們搭著熄了燈,not in service的公車到Clairmont的一個大路口。
接下來就還是得靠自己了,離住處12公里路程。此時我全身曬傷的皮膚都已經開始發燙了,趕緊先到旁邊的CVS買點曬傷藥,擦了再上。
在CVS我都想乾脆就在店裡等到天亮算了
接著我們倆艱難的騎完最後的12公里。正是我早上騎的Genesee Drive那一連串陡坡,再一個一個的爬回去。我們照的司機大哥的叮嚀小心翼翼地騎在人行道上,每隔幾分鐘騎在前面的Albert就會喊我名字,讓我應聲一下,確認我沒有被山谷中衝出來的郊狼抓走,或被草叢旁的響尾蛇捲走,或連人帶車翻進山谷.....
看到UTC Center的招牌我幾乎喜極而泣。生還。最後12公里路實在漫長
於是總里程正式破百啦!104k,爬升812米。壯遊達陣。
這次是真的結束啦!
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喜歡我的遊記,或對我的文字有任何建議,都歡迎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