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荔灣湖公園、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不知哪位詩人墨客筆下的詩句成就了荔灣之名。荔灣舊名西關,為廣府文化的精神所在,荔灣除了古色古香的老街外,還有數個以廣府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荔灣充滿民國風格的建築,不過荔灣的繁華尤早於民國,清時閉關所國,僅開廣州一口通商,外國商行便設於此地,稱廣州十三行,可說是偌大的清帝國對外唯一的出口。
荔灣的老街,兩旁充滿民國時代的洋樓



老字號一條街,但賣吃的沒有想像中的多

隨便吃了一家腸粉

也難免有些不屬於民國的元素穿插其中。共享單車當時蔚為風潮,最近網路上卻出現廢棄的單車堆積如山的照片,令人怵目驚心。


荔灣湖公園 

原本計畫去看幾個博物館,後來只是在旁邊的荔灣湖公園走走

公園佔地頗大,是當地人的運動休閒場所。
左圖這兩位大媽在打一種不用桌子的桌球

整體感覺與台灣的公園很相似

除了無所不在的政治標語,甚至還有寫成書法的,相當違和
 

公園中有一座「十三行史料陳列館」,後來查資料得知這與「十三行博物館」不同,後者位於荔灣區的東部的十三行舊址處。此處雖非十三行原址,但開館時間早於後者,大概既然同處荔灣,就多開一個點供遊人緬懷了。

十三行的商人包括花旗國、紅毛國、單鷹國、雙鷹國、黃旗國等國人

 逛了許久才從荔灣湖公園的另一出口走出,接著搭地鐵,前往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大抵廣州的歷史以近代為主,從明清時的中華帝國門戶,到民國時政權更迭的舞台。中華帝國為一陸權帝國,幾不曾把注意力放在大洋上,其邊陲的番禺(廣州舊名)在上古、中古歷史的舞台上自然無足輕重。
實則不然,早在秦漢之交,有一南越王國在此建立,割劇嶺南與今日越南的大部近百年,影響力深入福建、貴州等地,直至漢武帝時才被消滅,此一政權即是以番禺為都,這回廣州當了一次主角。

進去前先吃午餐,博物館旁沒什麼吃飯的地方,我只好隨便吃了家顯然不是廣州料理的果腹。

番禺,或者廣州,關於南越國的博物館有兩座,此為「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原址為南越文王趙昧的陵寢,另外還有一「南越王宮博物館」建於王宮的遺址之上。

南越國的疆域應該包括越南中北部,但這個圖上沒有標出,不知是否是政治敏感考量。南越國是由秦朝平定嶺南的將領趙佗所建,對內稱帝,對外則稱王,越南將南越國稱為「趙朝」,認為其為越南史上的一個朝代,而非中國的一個割據政權佔有越南的土地。同時我也很好奇的一點是以中共的意識形態,對此類古代割據政權即使不避而不談,應該也沒有動機去發揚光大,但這座博物館的展覽卻是非常完善,除展品豐富外,還可實際進入墓室參觀。

南越國的統治階級為說漢語的漢人,被統治者為說古越語的百越人,其滅亡的故事大體便是越人首領丞相呂嘉與出身漢朝的樛太后間之鬥爭,呂嘉發動政變殺死樛太后與其子趙興,改立由南越籍后妃所生的趙建德為王,但旋即被漢武帝大軍所滅,呂嘉與趙建德皆在逃亡路上被捕殺,越南北部至今仍有祭祀呂嘉的廟宇。漢軍兵分多路,除了自北方南下外,還有一路自貴州夜郎國順珠江流域而下,直抵番禺,漢初對西南、南方的控制尚弱,此一路線的存在,據史記記載,是一漢使出使南越時吃到了蜀地所產的果醬,才從當地人口中得知蜀地有順江而下通往南越國的秘境。

博物館建於南越文王的陵寢上,因此鎮館之寶便是文王下葬時所著的絲縷玉衣,由超過2000片玉片由紅絲編織而成。玉衣為漢墓葬的特色,先秦時即有以玉覆面的墓葬出土,然至有漢一朝才有覆蓋全身的玉衣,劉備的先祖中山靖王劉勝在河北的陵寢中也是著玉衣下葬。

文王陵寢出土時,軀體與絲線早已腐朽,玉片散落一地,經學者鑑定後才以新製的絲線組裝復原。王侯將相,終成土灰,即是以玉片覆身亦然。
  

墓中出土的鐵劍

南越國既都廣州,自然有別於陸權帝國,而帶有一份海洋的基因,南越已有與東南亞、南亞諸國貿易的紀錄,可說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

 南越宮廷烹飪的想像圖

「勾鑃」(ㄉㄧㄠˋ)是百越特有的打擊樂器,八件一套,其上刻有「文帝九年,樂府工造」字樣與一至八的編號,顯示為南越國樂府所鑄造。

也有兒童區,讓小朋友了解南越國的來龍去脈

最後還可走到地下室,參觀文王的墓室

參觀完南越王博物館,我有想吃點東西果腹,既然今天早上吃了腸粉,現在便再吃一份吧!看完了大清的廣州、南越的番禺,接下來便要正式開始探索這趟旅程的重頭戲:民國的廣州。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