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皇家廣場(Place Royale)、小尚普蘭區(Petit Champlain)、皇家廣場博物館(Musee de la Place Royale)
走出與修道院融為一體、加拿大最古老的美洲法語文化博物館(Musee de l'Amerique Francophone),我繼續往下城走去。
(左為美洲法語文化博物館、右為魁北克聖母教堂)
沿路上設有許多砲台,標誌著魁北克歷史上要塞的地位
作為一座虔誠的天主教城市,魁北克不乏各種宗教意義的雕刻藝術,在老郵局前方的主教雕像是方濟.拉瓦爾(Francis-Xavier de Laval),1674年被任命為第一任魁北克主教,也是墨西哥以北的第一位主教。
走了一段下坡路後就到下城區了,正前方的建築是是皇家廣場博物館(Musee de La Place Royale),後方平坦處即是皇家廣場(Place Royale),皇家廣場博物館雖只以廣場為名,卻是魁北克城介紹新法蘭西歷史、特別是展示文物最重要的博物館,也是我的參觀重點之一。早在1608年尚普蘭建城時,便以此坐擁地利之之便的皇家廣場為殖民中心,並部署砲台對抗來犯的英國人,含旁邊的小尚普蘭區(Quartier Petit-Champlain)在內,下城區實為魁北克最早開放的老ˇ城中心。無獨有偶,蒙特婁最早建城、殖民的中心也叫皇家廣場。
不過此時早已飢腸轆轆,便先往身後熱鬧的小尚普蘭區(Petit Champlain)找吃的,雖名為一區,但小尚普蘭區基本上就只有一條老街,佈滿精品店、紀念品店與高級餐廳,整條街17、18世紀的建築風格暗示著濃厚的歷史,這裡可說是加拿大、乃至於北美最早的貿易中心,現在則是加拿大、乃至於北美最如詩如畫的精緻小鎮。
小尚普蘭區並不難找,從皇家廣場博物館的後方看下去便有天梯通往下方的世外桃源,這座樓梯有「斷頸之梯」(Breakneck)的暱稱,因為它實在太陡峭了,不過北美實在少有這樣高低起伏、阡陌縱橫又交連著歷史與藝術的城市。旅行團的觀光客到魁北克大概都是逛逛這裡就走。
冬天雖是加東旅遊的淡季,北美東岸可說是一片蕭條,不過Lonely Planet上大雪覆蓋的小尚普蘭區可是如詩如畫,通常旅行前先查了景點的圖片,到了當地總會多少覺得「不過如此」,不如鍵盤旅遊時看得的照片精彩,但這裡則不然,即使少了大雪妝點仍然色彩斑斕,完全不遜於書上的圖片。
走下樓梯後便看到纜車,可以直接從芳提娜城堡前的Terrace Durrerin搭纜車到下城的小尚普蘭區,省下15分鐘路程。
主打兔肉料理的餐廳,看到招牌上的兔子還沒意會過來,看了菜單才發現烤兔肉,雖然價位有點高,晚上還是有點想鼓起勇氣嘗試,最後還是放棄了(有趣的是我的四川朋友說兔肉在四川是跟雞肉、豬肉一樣常見的食物)
兔出沒注意
老街中間的廣場有些藝術表演
天氣太冷,有小火爐給人坐著休息
這位大哥好像在賣甚麼大衣,咦???再看清楚一點!
街底一家紀念品店
店裡正煮著楓糖
煮好的楓糖在冰天雪地下結凍,令人食指大動
描繪舊時生活的壁畫,這樣的壁畫是魁北克城的特色之一,除了小尚普蘭區的一幅,還有另外一幅更有名的在皇家廣場(可惜我始終沒有找到,不知是不是當天在整修)。
小尚普蘭區的餐廳都太高級了,我只好到旁邊的巷子找找有沒有適合背包客的食物
從一條巷子出去,在海邊的路上找到一家速食店。不愧是法語區,這家店的主打是可麗餅
事隔太久我一時竟想不起來當時吃了甚麼‧‧‧似乎是熱狗?
海邊有幾座砲台值得一看
皇家砲台(La batterie Royale)
早在魁北克建城之城,其戰略地位便受英國人覬覦,1691年,英軍將領William Phips圍城,新法蘭西總督Louis Buade de Frontenac對來勸降的使者說:
"Je n'ai point de reponse a faire a votre general que par la bouche de mes canons et a coups de fusil, qu'il apprenne que ce n'est pas de la sorte qu'on envoie sommer un homme comme moi, qu'il fasse du mieux qu'il pourra de son cote, comme je ferai du mien."
"我對你們的將領,除了槍砲之外沒甚麼好說的,讓他盡他所能吧!我也會盡我所能。"
Phips隨後率英軍撤退了,Frontenac擔心英軍再來,便在這裡築了幾座砲台,以出資的路易十四為名而命名為皇家砲台(The Royal Battery)。芳提娜城堡就是以總督Frontenac命名的。
吃飽喝足離開了小尚普蘭區,再往皇家廣場走去。皇家廣場上最重要的建物便是這座聖母勝利教堂(Eglise Notre-Dame des Victoires),得名於上述1690年法軍擊退英軍的戰役,這座教堂還是北美最古老的石造教堂。可惜冬天沒有開放。
聖母勝利教堂(Eglise Notre-Dame des Victoires)
地點:下城區皇家廣場
地址:32 Rue Sous-le-Fort
開放時間:五月底至六月底9:30-16:30,六月底至八月9:30-20:30
下午的參觀重點就是皇家廣場博物館(Musee de la Place Royale)
皇家廣場博物館(Musee de la Place Royale) (官網)
地點:下城區皇家廣場
地址:27 Rue Notre-Dame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週一公休
門票:成人7元、兒童2元
這間博物館不是魁北克最大的(最大的應該是旁邊的文明博物館,不過那裏展示的一大部分是世界各地的展品,我旅遊還是偏好看點在地的東西),不過展示的許多庶民物品標誌著魁北克往日的風光,相當吸引我,如果說蒙特婁歷史博物館以各種建築古蹟介紹新法蘭西的過去,這裡便是以許多小物品緬懷歷史。
首先也有個二十分鐘的影片播放,影片主題是藉由一位畫家試圖描繪魁北克建城者尚普蘭的樣貌,而時空穿越回到新法蘭西剛建立的過去。坦白說雖然主題十分吸引人,這部影片卻有點乏善可陳,步調緩慢又缺乏劇情。
小劇場外展示新法蘭西時魁北克的城市樣貌,皇家廣場是最早發展的地方,位於靠近海邊的下城區,左下角的建築便是。
地下一樓也展示了一些文物
製作木桶在十八世紀是重要的技術,「桶匠」也是技術含量甚高的工作,這裡舉一個桶匠家庭為例,每個看板都代表了一位家庭成員,向我們分享他們的生活。
另外一側是十八世紀典型的居家擺設,遊客也可脫鞋進入拜訪
衣櫥裡放滿了那個年代的衣服給網紅網美自拍用
主要的文物則在二三樓,比如許多貿易商品
有些看板還有互動猜謎,不過題目相當困難,按鈕選擇後選項會發光顯示答案,拿起一旁的話筒還可聽到解說,比如這一題「請問這個瓷器原產於何處」,印象中答案是英國。
三角貿易示意圖
魁北克以皮草貿易中心建城,而這所謂皮草,主要便是河狸皮,歐洲人喜歡用河狸皮做大衣與帽子。另外貿易的皮草還包括浣熊皮、鹿皮、馴鹿皮等。
有趣的是,被印地安人穿過的二手皮價值較高,因為皮上吸附了人的汗水,較易加工
新法蘭西時期的各種生活樣貌
產自法國西南部的瓷器、三角鍋與中古時代地中海常用的容器Gargoulette。
時間越發接近現代,鐵路出現在加拿大
一個世紀前的撲克牌真是精緻
夜晚的皇家廣場,聖母勝利教堂閃耀著安詳的光輝
廣場中央的路易十四雕像
夜晚的纜車
小尚普蘭區的夜晚,火樹銀花,與白天又是不同的風貌
街上的一家玻璃工廠,現場製作藝術玻璃
又開始找地方吃晚餐,看到這家以豬為招牌的餐廳,可惜人實在太多了,那家兔肉餐廳又實在不敢進去。
最後走出了下城區,到一家感覺價位可以又還不錯的小館子
12加元,挺划算,咖啡還可續杯
吃完慢慢穿過上城區走回客棧,老城街上有許多觀光馬車,車子也只能在馬後面緩步前進
港口一景
早上看的美洲法語文化博物館,閃耀著如夢似幻的紫光
聖母教堂
打算買明信片,走進一家紀念品店,聖誕氣氛非常濃厚
走回上城,俯瞰燈火通明的小尚普蘭區
晚上閃著綠藍黃光的芳提娜城堡
客棧旁的St. Jean's Gate,也發出了童話般的藍光,魁北克城的夜景真是一絕,五光十色,閃耀著各種鮮豔的色彩。
這時發生了一件小插曲,我在路旁車裡看到兩隻狂吠不止的狗,每有行人接近便瘋狂衝撞吠叫,我看了幾次後有點擔心,便回客棧打電話報警,不過警察看來漠不關心,說只要狗沒有危險就沒有問題。我稍微查了下魁北克關於動物權利的法條,看來除了白天將狗留於車內,讓狗有中暑之虞之外,晚上留狗於車內是可以容許的,不過看這兩隻狗的處境實在非常不妥,接電話的警察覺得我大驚小怪的態度也令人不太舒服。幸好隔天早上一看這輛車已經開走了。
回到客棧,和諸位背包客朋友小聊了一番。三位韓國背包客在溫尼伯當交換學生,趁寒假到這裡玩,我剛好會點韓文,小秀了一下,沒想到三位竟異口同聲地講起了中文!果然愛好背包旅行者都對學習外語有一定興趣。背包客萍水相逢,或許明早就不會再見面,但或許在世界的某一角,我還會再與他們相遇,分享更多旅行故事。
蒙特婁、魁北克5日冬遊系列:
蒙特婁
魁北克城
*魁北克之冬14--皇家廣場、小香普蘭區
*魁北克之冬16--魁北克水族館、歸程
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喜歡我的遊記,或對我的文字有任何建議,都歡迎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