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婁]蒙特婁考古歷史博物館



繼續往下走,來到老城區西側,首先看到了一間「舊海關大樓」(Old Custom House),前方的廣場是皇家廣場(Place Royale),這裏被認為是蒙特婁最早的殖民聚落Ville-Marie所在地,早期新法蘭西的居民曾在這裡築了簡單的城牆防務抵抗易洛魁聯盟的原住民。歷史博物館就在前方不遠處。

海關大樓的出現也標誌著蒙特婁在19世紀中葉貿易的蓬勃發展。

海關大樓旁的蒙特婁考古歷史博物館(Pointe-à-Callière, musée d'archéologie et d'histoire de Montréal),這個博物館也是蒙特婁的必遊景點之一,除了其位置就在蒙特婁最早的殖民聚落Ville-Marie上外,博物館本身就建築在古蹟挖掘現場,和古建築的遺跡融為一體。博物館所有說明文字都有英法對照。

1534年,卡蒂亞為尋找通往中國的航路而開始航海,發現了包括蒙特婁在內的聖羅倫斯河口地區,並在魁北克城附近建立了皮草貿易的聚落,不過後來因法國國內動亂、加上缺乏金銀礦等直接利益而沒有持續,直到1608年川普蘭再度航行至此,並建立了魁北克城,並在1611年深入至蒙特婁(就是歷史博物館現在的位置)建立了皮草貿易基地,1643年,Maisonneuve率領一匹殖民者在此建立了Ville-Marie城,標誌了蒙特婁的正式建制。蒙特婁市官方發行的導覽手冊驕傲地說
"Few cities could  remember the specific location they were founded, but we can." 

可以說此時在我腳下的這個廣場,就是整個蒙特婁追溯至Ville-Marie貿易站的誕生之處。一個城市可以將歷史刻畫得如此精確大概也是空前絕後了。

首先看了個約15分鐘的3D電影,概括了蒙特婁建制以來的歷史,包括新法蘭西貿易、傳教中心的建立,法國殖民者與北美原住民的互動與衝突,1700年時任法國總督與40多個部落代表召開和平大會達成和解,七年戰爭後易手於英國,隨後經濟蓬勃發展,儼然為大英帝國海外最大城市,進入二十世紀,一戰形塑國家意識的形成,大蕭條時美國人大量湧入引起動亂,市中心幾條主要幹道的行程,一直到戰後的獨立運動。

We want to live our lives in French." 配上慷慨激昂的音樂,影片成功地把人拉入大歷史的氛圍中,耳機的語言也有英法德俄中等多語可供選擇(不過用中文聽起來實在有點怪,最後還是選了英文)。

接著進入B1的常態展區:"Where Montreal was born?",從北美原住民的漁獵生活講起。河狸、熊、麋鹿都是他們重要的經濟動物。

鹿角可用作彈弓

有趣的是,展區的前半段本身便是17世紀蒙特婁(Ville-Marie)最早的天主教墓園遺址,也就是在館內參觀,其實就是穿梭遺址的斷牆頹圮之間。這裏的一磚一瓦都可追溯至400年前新法蘭西草創之時。

聖羅倫斯河谷地十分肥沃,早有許多阿爾岡金人(Aloquins)與易洛魁人(Iroquois)的村落(前者和法國人友好,後者則先後為荷蘭和英國的盟友而時常與新法蘭西交戰),至1500年,聖羅倫斯河谷地的居民已超過一萬,1540年卡蒂亞登陸時看到的Hochelga便是著名聚落之一,不過尚普蘭半個世紀後再來時Hochelga因為不明的原因消失了。「加拿大」(Canada)之名便是來自易洛魁語的Kanata,是聚落、村莊之意,卡蒂亞登陸時,原住民便以此字稱呼當地聚落,由此觀之說加拿大發源於聖羅倫斯河谷地也不為過。

各時期地層挖掘出的器物

千禧年時,20位蒙特婁居民各選了一樣能代表二十世紀記憶的物品,與他們的故事一起封存於時空之罩下,等待100年後開啟。

這層展廳許多角落會不時出現從古代穿越過來之人,慷慨激昂地訴說著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可惜只有法語,我只能透過他們地肢體語言試圖了解

1701年這場蒙特婁和平大會是該城歷史的轉捩點,結束了半個世紀法國人與易洛魁原住民的血腥衝突,五大湖區的30個北美原住民部落代表齊聚蒙特婁與新法蘭西總督Louis-Hector de Callière簽訂和平條約,de Calliere與原住民代表都發表了著名的演講。此次外交勝利開啟了新法蘭西近一世紀的繁榮。

新法蘭西的勢力一度橫跨北美,從北冰洋一路綿延到墨西哥灣,甚至途中劃屬英國的紐芬蘭、阿卡迪亞在1713年烏德勒支條約(Treaty of Utrecht)簽訂前也一度是法國屬地,而英國僅侷促於十三洲一隅。不過新法蘭西對北美的影響已慢慢為人所淡忘,無論是新法蘭西或新英格蘭,大概都沒能想到數個世紀後「美國」會成為世界的霸主吧!

蒙特婁最早的殖民聚落Ville-Marie本是尚普蘭所建的皮草貿易站,尚普蘭時便在這裡建立了簡單的木造防禦工事Ville-Marie 城堡(Fort Ville-Marie)以抵擋易洛魁原住民,1642年首任蒙特婁總督Maisonneuve又進一步加固之,不過木造堡壘只維持幾十年就被拆除了。這裏有些最早殖民者使用的手環飾品和工具等。

此時堆疊在我面前的石塊竟是三座建築物的遺址,最前方的這堵牆是一間倉庫(Berthelet warehouse),下方橫貫牆外的是下水道,後方的立方建築則是皇家保險公司大樓(de l'edifice Royal Insurance),這棟大樓當時就是建在Berthelet warehouse的遺址之上。

石灰岩難以保存,但這裡仍有幾片原屬於皇家保險大樓的建築殘骸。


展廳最後,有一幅描繪1701年那場和平外交大會的現代藝術

離開"Where Montreal was born"的展廳,來到一整片考古挖掘現場,和博物館毫無違和的融為一體,展示牌間遍佈著斷井殘垣,古城牆後又散落著珠璣琉璃。考古現場的展廳在海關大樓前的廣場底下,可以連接許多同屬博館的建物。

博物館還在擴建中,預計增加的展覽包括沿著十九世紀的下水道行走舊時的聖羅倫斯河河床、今日尤維爾廣場(Place d'Youville)下方的聖安妮市場(St. Anne Market)遺跡、加拿大議會遺跡蒙特婁在1844年至1849年曾短暫做為加拿大首都,直到抗議群眾將議會焚毀才遷都至渥太華),還將在舊海關大樓地底下增設展示世界各地展品的國際展廳。

各種舊時生活空間,包括政治霸權的象徵、經濟貿易的標誌、甚至城市靈魂的庶名生活都能如此精確的發掘、緬懷,這就是歷史底蘊的展現。猶記得去年到了歷史與蒙特婁差不多久的台南府城,也見識到了古蹟與生活融為一體的城市規劃,還有今年回去時見到的台北捷運北門站,也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這張看板展示的是中國運河(canal de Lachine)的建立,這條運河得名自最早找到通往中國的新航路的夢想,連接蒙特婁與自五大湖區而來的聖羅倫斯河主流,見證了十九世紀後半蒙特婁經濟勃興的黃金年代,貨物以博物館所在之處為樞紐往東西輸運,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建立,從魁北克省鄉下、英國乃至歐洲各地的移民大量湧入。
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達成運河的初衷了。

這個展廳地下有幾個鏤空之處展示不同年代蒙特婁的想像模型,還用紅點標出現在站立的位置。早在十四世紀這裡就有原住民的聚落。

現在北美唯一具有城牆的城市是魁北克,不過蒙特婁也曾經有過城牆,隨著城市發展到Place de Royal(博物館所在地),Ville-Marie的木造城牆被拆除,法國人築起了更堅固的石牆以防衛蒙特婁,1723年還在其上加了砲台,不過現在看到的遺址是英國人後來補建了,英國人沿用此城牆直到1823年因城市規劃而拆除。
古城牆就這樣矗立在博物館展廳之中,使我想起羅馬中央車站也有一面古城牆,突兀的聳立在麥當勞、名牌店與超市之間。

十九世紀留下的各種器物,不難想像當時蒙特婁城市生活的富足。

大象形狀的飾物應該是門上的裝飾,有可能是鎖孔。

此雕像名為Albion,原本刻在海關大樓的牆上,因多次磨損而搬進博物館保存,原址則做了一個複製品。Albion一詞大有來頭,其拉丁字元有「白色」之意,而這個詞是古羅馬對英國的最早稱呼(因為英倫三島南部多佛的海岸充滿白色峭壁而得名),也是英國最早的古稱,因此名為Albion的雕像,大概就是刻畫古不列顛的戰士(我對中古史實在認識過淺,不知道有沒有大大可以分享這位戰士的頭飾、武器有何特別之處)。
十九世紀的加拿大,許多建築藝術都以刻畫、加強「英國」的意象為目的,是以有此作品。

中央展示的是博物館所在地皇家廣場(Place de Royal)的前世今生,眼前的磚牆曾是廣場的一隅,分別見證了不同時代發生在此處的故事,在還有易洛奎人威脅的年代這裏見有守備哨與簡單的防禦木欄(1688年),之後第二座守備哨建立(1700年),舊的便被用作倉庫,1850年這裏蓋了座維多利亞風格的廣場,中央有曾座噴水池,用以供水的水管就橫越前方,右方建築則是第二座守備哨的遺跡。

旁邊則是原本那座守備哨的遺跡,紫色部分是最早作防禦工事的建築,紅色則是用作倉庫時的地板,綠色是1802年又建於其上的Wurtele building的地基。用色光標誌古蹟實在是一絕,展廳別處也有類似古蹟,按鈕可以使某些部分發亮。

搭配清楚的解說文字,我試圖拼湊這裏原本的樣貌

另一側,有許多新法蘭西的人物出現在螢幕上於觀眾對話,這位女士是一位新法蘭西總督之女。

點選螢幕上的選項可以向她提問,於是她娓娓道來新法蘭西生活的樣貌。最後選了“I have no more questions." 她還會回達 "I have nothing to say."......,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某一題的回答中提到英國人覬覦新法蘭西的繁榮,非常擔心虎視眈眈的英國人,只可惜沒有一個選項可以告訴她你的擔憂不幸成真了....但幸而蒙特婁現在也還是講法語。

從另一個出口樓梯上去便是另一個展館,這個展館以海盜(pirate)與私掠者(privateer)為主題,海盜大家都不陌生,私掠者則是近代橫行海上的另一股武裝力量,由特定國家頒發許可,對象可能是普通漁船或海盜等,使獲准攻擊他國船隻,某種程度上私掠者也是該國的武裝力量之一。簡而言之,私掠者就是合法的海盜,洗白了的海盜。

船上生活模擬,角落並有船上實施的「法律」,比如兩人鬥毆將處以把腳固定在甲板鐵條下的禁足處罰。

四個主要的海上強國法國、荷蘭、英國與西班牙的國旗。我曾好奇有沒有船會故意升敵國國旗,混淆敵軍再予以痛擊,展覽中特別寫明這種事確實經常發生,還有升敵旗後故意佯裝要沉沒,吸引敵船來援後再開火的。


水手克難的生活,通常以豆類為主食,每人每日只配有930毫升的淡水,旁邊亦有海盜三餐的模型,及淡水貯存的模擬,並寫道淡水存放一個月後會變得非常混濁且發出惡臭,但為了生存水手們仍必須飲用。

不過雞也可能被帶上船給水手們加菜


船上的吊床,不過這真的不會嚇到小朋友嗎?

私掠者有時是國家武裝力量的一部分(正規軍弱小的小國尤其如此,因為在海上破壞商路常能收奇效),Pierre Le Moyne d'Iberville便是法王授權的著名私掠者,他以路易十四之名在紐芬蘭、哈得遜灣、密西西比等地重挫英軍,被委任為路易斯安納總督後甚至領軍攻陷了英屬西印度群島,1706年,他因熱帶傳染病死於古巴。

按下按鈕後,旁邊的投影幕便會浮現晚年的Pierre Le Moyne d'Iberville,感嘆私掠者縱橫海上的時代已經過去。1856年,巴黎海上宣言(Paris Declaration Respecting Maritime Law)簽訂,正式宣告私掠者為非法,後來成為國際法的一部分。

抓到海盜後可以交給政府處以絞刑,讓我想起神鬼奇航第三集剛開始時,許多要被吊死的海盜一齊高唱 "Never Shall We Die"

              

這裏很像邁阿密歷史博物館的海盜展廳。

離開海盜展廳,我走回B1的考古挖掘區,從另一側的樓梯到另一間展館。

地上有些給小孩子玩的考古遊戲(裡面所有”文物“都是黏死的.....)

這種建築的二樓有紀念品店,另外一二樓還有偵探小說大師阿加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與其夫婿考古學家Max Mallowen的特展,Mallowen在大英博物館資助下伊拉克挖掘亞述古蹟(現在想想那些古蹟還是放在大英博物館最好),他的中東考古行動提供了Agatha許多後期小說的題材。展廳裡展示了許多伊拉克古文物與Agatha夫妻的生活用品,不過完全禁止拍照。

最後過馬路走回原本的主展館,這裏頂樓的眺望台可以俯瞰整個蒙特婁老城區與舊港,趁關館前10分鐘上去一探究竟。仍是一片大霧連天,且晚上街上幾乎空無一人,只有街上燈火掙脫霧靄的糾纏而刻畫出合理的輪廓,否則真如茅盾所言,大霧下一切事物都扭曲了,而狂風捲地更增添了一分陰森,天有異象,一道雷霆彷彿即將降下,要把我送到四百年前的新法蘭西,1611年法國人度過的第一個寒冬。

(博物館還有另一個常態展,是關於建於1915年,位於Place d'Youville的蒙特婁第一個水泵站,我沒有看到,期待有去過的大大可以分享。)






蒙特婁、魁北克5日冬遊系列:

蒙特婁
*魁北克之冬4--蒙特婁考古歷史博物館

魁北克城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