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婁]美加過境巴士、拉丁區(Quartier Latin)、舊港(Old Port)

波士頓南站(South Station)是火車、地鐵於客運的交會處,今天提早三小時出門到車站吃飯,看到掛著的路線圖看板,十分詳細且甚至有中文



客運候車處,到蒙特婁的人沒有很多,最後車並沒有坐滿,不像到紐約的車班總是一位難求。開車前半小時便許多人在入口等候,這裏有點像台北轉運站,客運入口在二樓。

Greyhound的巴士上竟有Wifi與插座,因為沒有坐滿一個人可以佔兩個位置,還是十分舒服,不過上車前忍不住喝了點咖啡,不太睡得著。這班車沿途停靠了佛蒙特州首府蒙皮立(Montpelier)、第一大城伯靈頓(Burlinton,就是我訂票的分段點),大約4點停在美加邊境(US-Canada Border)的Saint-Armand,這還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從路上過邊界(上一次是義大利到梵蒂岡.....)。
巴士停在邊界,所有人都必須提著行李下車一個一個過海關,行李必須全部隨身攜帶(有個大媽有遺漏就被叫回去拿了),美國是沒有出境管制的,所以這裡是加拿大的入境關口,由加拿大的移民官作業。加拿大的路境如網上說的不太好過,前面有人就被刁難了,(他被問有攜帶什麼,回答Clothing,但被起出有幾樣紀念品後竟被海關念了幾句),一般倒都只有問從哪來、往哪去、攜帶什麼,輪到我時只問了這些就蓋章了。(台灣護照加拿大是免簽證的),另外陸路口岸都只有驗證身份而完全沒有查驗行李(但有可能口頭詢問有無攜帶酒類、動植物製品或超過一萬美元的現金)。

蓋有St-Armand口岸的加拿大入境章

通關後的人都在海關後方的區域等待,直到所有人都通關後才再一起上車,過了這個關口,這個世界就講法語了,廁所門口掛著禁止走私動物的海報便是法文。


此時我實在非常口渴,上車前看到海關外有一台飲料販賣機,趕去想投一瓶可樂,看到這裏的價錢:2.5,真貴,沒想到5元鈔插進去怎麼也不收,換了幾張也無法,只好失望的上車。
上車一想,這裏已經是加拿大啦!難怪不吃美元.....(加元約等於0.73美元,2.5的可樂和美國價錢其實差不多)

早上7點多到了蒙特婁巴士總站(Gare d'autocars de Montreal),這裏佈置的蠻有聖誕節的氣氛,第一件事自然是換加元。



換錢的大哥非常親切,不過他還問了我住址與電話(三天後我再到此換錢則是發給我一張表填地址電話),不知道為何加拿大換錢還需要填這些?
20元加元紙鈔,鈔票上是英聯邦元首,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加元兌美元匯率大約是0.73美元=1加元。

蒙特婁的客運總站只有一層樓

客運發車時刻表,大部分是加拿大國內的路線,也有往美國波士頓與紐約的。

車站裡有家咖啡廳看起來不錯(而且還有提供Wifi),也賣了許多法式點心,隨便點一個三角形的甜點來吃後趴在桌上再睡了兩小時,補眠順便等天亮。

醒來後精神百倍,在車站中轉轉

蒙特婁客運總站位於拉丁區(Quartier Latin),此區因巴黎的拉丁區而得名,充滿各種高級餐廳和酒吧,車站對面是蒙特婁的大圖書館,現在尚未開門。

蒙特婁的路標圖示十分特別。這個Maisonneuve來頭可不小,他是1642年法國派來蒙特婁的第一任總督(Paul de Chomedey, sieur de Maisonneuve)。

我打算從這裡一直走到舊城區,然後下午再搭地鐵到北邊的動物園biodome和奧運會場看看,此時大概9:30,街上還十分冷清,感受不到拉丁區的藝術氣息。

走過一個轉角,感覺充滿歷史的建築忽然閃現。這是聖母讚美教堂(Chapelle Notre-Dame-de-Lourdes),仿拜占庭式的穹頂座落在不起眼的大樓之間,似乎不屬於這個時代。

這座尖塔在聖母教堂的旁邊,是聖雅各教堂(Cathédrale Saint-Jacques,建於1825年後曾多次毀於火災,又多次重建,1967年時還被指派為世博官方教堂。

然而經過多次焚毀,教堂的固定信眾也大幅減少,1973年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Université du Québec à Montréal, UQAM收購了教堂的建築,隨後除了現存的尖塔和兩側走道外都被拆除了。現在僅存的尖塔、門面和走到已和大學本身融為一體。

路邊建築除了國旗之外,總是同時插有魁北克省旗。

這種室外直接通往二樓的樓梯(external staircase),是蒙特婁建築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在拉丁區經常發現),看到這些樓梯,大概可以直覺得猜到把它們蓋在室外有節省空間的作用,不過深究背後的歷史原因,這些室外樓梯起源於19世紀時複合建築(plex,指一個建築內有兩個人家,一家建在另一家之上,因此需要有兩個出入口)的出現,當時大量的蘇格蘭移民把歐洲的這種節省城市空間的建築風格帶來了北美,加上法國殖民者原本就有在屋前平台設置階梯的習慣,交織而成蒙特婁特有的通往二樓的室外樓梯。室外樓梯已幾乎成為蒙特婁街頭的標誌,時至今日即使複合建築已漸漸被更節省空間的公寓大廈取代,許多新建公寓仍設有室外樓梯。

五天後回蒙特婁的晚上也看到這樣通二樓的室外階梯

車站旁的壁畫也繪有這樣的階梯,室外階梯已是蒙特婁的象徵之一

 約向東走了半小時就來到了港口,從這裡可以看到鐘樓(Clock tower)與遠方在聖海倫島上的圓拱型透明建築,這是1967年蒙特婁世博的場館Biosphere,現在用作環境博物館。


去哪裡都有房地產廣告,舊港水岸第一排

首先看到的是進教之佑聖母堂(Notre-Dame-de-Bon-Secours Chapel,這間教堂最早建於1678年,由蒙特婁最早的傳教士Marguerite Bourgeoys所建,她畢生致力在當地傳教,死後獲封聖,遺骨現在也埋於教堂。此教堂內部有關於Marguerite事蹟的博物館,遊客也可登上尖塔眺望整個蒙特婁港的風光。

左側的穹頂建築,是晚點會參觀的孟斯庫爾市場(Marché Bonsecours



舊港(Vieux Port)。蒙特婁是以法國的皮草交易中心起家,因此港口可說是這個城市的濫觴。現在的港務活動好像往東北移動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早晨,港區一片冷清。



走到最北方堤岸的底部便是鐘塔



加拿大在歐戰扮演了重要角色,為英國而戰,甚至創下了「百日大捷」(Canada's Hundred Days)重傷德軍西線戰場近四分之一的戰力(但自己也損失慘重,傷亡超過20萬)。這是加拿大第一次作為一個整體對外作戰,可說是形塑加拿大主體意識的轉捩點,當時的加拿大總理便曾說

"It is our duty to let Great Britain know and to let the friends and foes of Great Britain know that there is in Canada but one mind and one heart and that all Canadians are behind the Mother Country.",

參與一戰甚至為日後加拿大的獨立埋下了種子,在此之後加拿大人以「加拿大」,而非「英皇臣民」作為優先的自我認同,有史家便將一戰視為加拿大的獨立戰爭
在大戰中,英語人口普遍支持「為英國而戰」的意識形態(他們同時存有加拿大主體意識與作為英皇臣民的認同),法語人口則冷淡得多,甚至在1917年發起拒絕徵兵的遊行,一戰也使加拿大的英裔和法裔更加分歧。

塔的另一面還有19世紀挪威船隻到此的紀錄。
美東、加東的幾個海濱真是非常神似,肅殺、陰沈。此情此景就和我去年在費城港濱看到的如出一轍,這片大霧也像極了夏天的波士頓城堡島。


空無一人,加上冷風刺骨,大霧連天使人感到十分蕭索。海連霧,霧連天,加以陰風怒號的恐怖,然而狂風也拿這矇矇大霧沒輒。或許是前方還有島嶼,不像波士頓城堡島給我世界的盡頭的感覺。(下圖攝於波士頓城堡島


冬天走在港邊吹著寒風,還要不時拿下手套拍照,實在是意志力的考驗,走回陸地,這是孟斯庫爾市場(Marché Bonsecours,是19世紀蒙特婁的主要公共市場,甚至在1852-1878短暫作為蒙特婁市政廳。現在仍保有市場的功能,裡面充滿范戴紀念品和文藝商品的精緻小店。

市場後方也有入口

各種動物的藝術品



加拿大的特產楓糖,裝瓶非常有特色,讓我想到義大利卡布里島的檸檬酒裝瓶。

門口模型展示楓糖的取法。楓糖來自春天時楓樹分解儲存在枝幹中的澱粉,有趣的是,大家都知道植物維管束韌皮部運送糖分,木質部運送水分,但楓糖卻存在於木質部而非韌皮部(從圖中不難想像,否則豈不是只能插在樹皮上取了)。楓糖運送的機制非常特別,不是蒸散拉力或根壓可以解釋的,科學界直到很晚(2000年左右)才大致了解楓糖的運送機制:在寒冷的夜晚,導管(vessel)溫度下降使空氣溶解度上升,而形成局部低壓而從周圍細胞繼續吸收水分和空氣,導管內的水分可能結凍而把氣泡困於冰晶中,等到隔天回溫時冰溶解而釋出內部氣體,氣體膨脹而將含有蔗糖的木質部液擠出導管而分泌楓糖,這也解釋了為何採收楓糖需要在嚴寒後的回溫之時。楓樹特別之處在於導管與周圍纖維細胞的物理性質,使空氣與水的運輸得以發生。還記得這個現象是我當初念植物生理學時大為驚艷的章節之一。天曉得小小的楓糖背後藏有那麼多機制。


短暫看完了孟斯庫爾市場李有趣的小店,繼續往一旁的老城區走去。

蒙特婁、魁北克5日冬遊系列:

蒙特婁
*魁北克之冬1--過境巴士、拉丁區、舊港

魁北克城

留言

熱門文章